老一輩的彰化人都會說。彰化有三寶,肉圓、貓鼠麵、爌肉飯,而爌肉飯在彰化的地位就像嘉義的雞肉飯一樣,是彰化名產,隨便一個大街小巷都會有爌肉飯像魚市、泉、老朱都各有死忠顧客,另外我們也喜歡一些沒有名的小店,他們的爌肉飯就和雞肉飯一樣小有小的好,就好像40男老家附近的黃筒仔米糕、爌肉飯(位於中山路和南郭路路口,縣政府旁),店家雖然名氣較小,外地人不知他的存在,但晚上開店常常造成附近交通停車混亂,可知店家的死忠客戶很多。
路人甲:「喂!現在是要講黑猴麵攤位左邊早上這一攤,不是爌肉飯啊!」
40男:「是!是!大哥小弟立刻回到主題。」
貓鼠麵能和肉圓、爌肉飯並列三寶,除了早期的貓鼠麵真的有令人"魂縈夢牽"的湯頭(40男有一個大學教授是台北人,每次一聽到我們是來自彰化,就要說一次她對貓鼠麵的懷念),另外他是當時最有名的彰化切仔麵代表店,其實彰化的切仔麵真的有很多的好店,只是當時名氣較不響亮。
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下40男很喜歡的黑猴麵攤位左邊早上這一攤。
至於現在的黑猴麵,雖然有所謂的彰化美食123在推薦,但40男最近吃過的經驗,已經有點較差了,希望老闆能再加強。
但早上這家黑猴麵旁的無名攤位,真的好吃較早開業,黑猴麵較後才出現,

和貓鼠麵一樣黑猴就是老闆的外號(但貓鼠麵是創始老闆的外號老鼠麵的諧音,不是現在第二代的老闆)

黑猴麵攤位左邊早上這一攤的第一個特色就是他表現出切仔麵的精華,用豬的精華瘦肉做肉燥,加上豬油、油蔥酥下鍋爆過之後,再添加醬油而成。據說使用的醬油是也有特定出品的,黑紅適當,色澤很漂亮(SORRY!湯麵比較無法看清楚肉燥的情形)。
【40男心得】:"切仔麵"是中部的特產,在中部大多是以大骨高湯搭配黃油麵(我們老彰化人都叫它大麵)燙煮時加入韮菜、豆芽菜、最後淋上肉燥而成,叫"切仔麵"之名是因為燙麵時抖動煮麵杓的"沏麵"動作而來的。
據說店家的湯頭是用大骨和用新鮮的蛤仔下去熬煮,每天約需熬四個多小時。(為了喝到這種美味的湯頭,40男來此是不會點乾麵的)
40男認為吃這碗麵的最佳享受是加點滷蛋和貢丸。


滷蛋一粒10元,特別的是他們用的是鴨蛋而不是雞蛋,為何40男將鴨蛋切開,其色澤呈金黃色,添加色香,而鴨蛋味濃更添加美味,蛋黃混入湯中,湯也會增加另一種美味很讚哦!肉丸則是有古早味的蔥頭丸,而且是店家手工自製,如剛好時段來到就可以看到,這顆丸子的口感超正的,吃到嘴裡還會彈牙,有如周星馳食神中的"瀨尿牛丸"。

圖上是店家正在做丸子的情形。
這裏對於湯底很講究哦,所以我一直都吃湯麵。
店面上唯一的缺點是座位沒有很乾淨清爽的空間,但40男只在乎好不好吃。

PS:其實用蛤仔和大骨做湯底,還可以細分出來叫"蛤仔麵"早期最有名的貓鼠麵其實就是蛤仔麵,但40男和我的老爸爸都認為,現任老闆並沒有得到前任老闆的真傳。現在彰化以蛤仔麵為名,也有很多家都做的不錯,其中有一家"江淮"是我的堂哥所開的,有列入彰化美食。
地址:彰化市南郭路1段143號。
【彰化縣旅遊歡迎參考】
【走遍千山萬水,原來故鄉最美】彰化縣食遊總整理